我並非想要運用馬太效應於教學中,而是從馬太效應想到了班級經營時所可以出現的盲點。
在華語密集班的摧殘之下,許多學生紛紛請假,或是因為準備不好而沒來上課,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幫助更大。也有學生常常指責老師莫名的偏心,為什麼讓好的學生更好,而不多照顧較為弱勢的學生。
看到這個理論,不免讓我有些許釋懷。身為老師,如果班上有好的學生,有準備不足的學生,我往往會將最簡單的問題留給準備不足的學生,或是讓他最後回答,而讓好學生回答最難的問題,因此學生之間的差異更大,老師教的也更辛苦。。。或許在面對比較差的學生,應該多給他們一點時間.....
一、馬太效應
《新約‧馬太福音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,一個國王遠行前,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,吩咐他們:「你們去做生意,等我回來時,再來見我。」國王回來時,第一個僕人說:「主人,你交給我們的一錠銀子,我已賺了1 0錠。」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。第二個僕人報告說:「主人,你給我的一錠銀子,我已賺了5錠。」於是國王照例獎勵了他5座城邑。第三個僕人報告說:「主人,你給我的一錠銀子,我一直包在手巾裡存著,我怕丟失,一直沒有拿出來。」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僕人,並且說:「凡是少的,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凡是多的,還要給他,叫他多多益善。」
這就是馬太效應。看看我們周圍,就可以發現許多馬太效應的例子。朋友多的人會借助頻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;缺少朋友的人會一直孤獨下去。金錢方面更是如此,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,一個比別人投資多1 0倍的人,收益也多! 10倍。 這是個贏家通吃的社會,善用馬太效應,贏家就是你。
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,馬太效應則告訴我們,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,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。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的時候,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,你也能更輕易的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。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,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,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